原标题:20万“买”来假户口本,入学报名被查 在对中考资格进行审查时,老师发现某中学生的户口本疑似有假,遂请公安机关辨别真伪。 为何使用假户口本报名,假户口本从何而来,何人参与其中,该案藏有多少猫腻?公安机关顺藤摸瓜,查办了一起教育机构、在职老师伙同他人伪造户口本的窝串案,五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被采取强制措施。 目前,该案正被青浦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中考前户口“转”到上海 今年4月14日,本市青浦区一所中学内,负责查验学生证件的张老师对本校近500多名考生的报名证件、表格、户口等资料逐一审查,唯恐有半点疏忽,耽误学生中考。 在查办本校初三年级4班王一晨的报名材料时,张老师发现这名学生的户口本与别的不太一样,于是找来王一晨的班主任了解情况。班主任告诉张老师,王一晨系外地户籍,几年来一直持居住证上学。中考前,王一晨的父母告诉老师,他们的户口转到上海来了,通过什么途径转的,班主任也不太清楚。 这本户口本会不会有问题?张老师马上到所在派出所核实情况,请民警鉴别真伪。 户籍民警上网比对后发现本市户籍系统中根本没有王一晨的个人信息。民警随即将该户口本扣押,并将王一晨的父母传唤到案,进一步了解情况。 原是父母缴了20万办积分 原来,王一晨五年前随父母来沪。父母在青浦做生意,王一晨在公办学校读书,学习成绩优秀,一直名列年级前茅。 但是,王一晨是外地户籍,居住证积分短时间内达不到120分,按照上海市目前有关规定,孩子无法通过上海中考进入普通高中就读,必须回原籍参加中考。 王一晨在某教育机构参加培优补习得知,教育机构的老师陆某的朋友蔡某,可以代为办理居住证积分,在短时间内能够积分达120分,满足孩子参加中考的条件。但是对方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王一晨必须在这个教育机构一次性缴纳20万元人民币——5万元作为学费,15万元为办理证件费用。 王一晨父母听说这种方式能让孩子参加中考,连忙点头答应,承诺只要能办成功无论多少钱都可以。他们当即向陆某缴纳了20万元,并签订了“考学服务协议书”合同。合同载明,该教育机构帮助解决学生在上海考学的问题。 辗转多人办理积分事情 蔡某是另一个教育投资机构的负责人。 在办学过程中,蔡某发现有一些学生家长往往因居住证达不到上海市政府要求的积分而苦恼,时常向他咨询如何才能满足中考或高考条件。由此,蔡某想到如果在办学之外,拓展一项办证业务,既能稳定生源,也能收取额外的不菲费用,岂不两全其美?于是,他开始关注能为他提供办证业务的途径。 邓某系在蔡某的教育机构从事兼职的老师。邓某曾告诉过蔡某,他认识一名上海某文化传播公司的负责人牛某,牛某有朋友可以帮助非上海户口人员的子女参加中考高考。 2014年8月的一天,陆某拨通蔡某的电话,请他帮忙为王一晨办理居住证积分事情。蔡某又找到邓某,问邓某有没有办法解决。 邓某一听生意来了,满口应承下来。邓某来到牛某的公司,将王一晨的材料向牛某提供。牛某答应,要预收取王一晨9万元,但并没有说明具体通过何种途径来操作。邓某向蔡某转达了牛某的意思,蔡某向陆某索要了10万元的打点费。陆某将10万元转给蔡某,蔡某又转给邓某,邓某将其中的9万元转给牛某,牛某拿到钱后着手操作。 20万元办了个假户口本 一个多月后,牛某打电话告诉邓某,称事情办好了。当邓某去取材料时,牛某将一本崭新的户口本给了他。 邓某觉得十分疑惑,本来说的是办理居住证,现在怎么变成了户口本?邓某发现,王一晨已经拥有上海户籍。邓某觉得心理没谱,便询问牛某这个户口本是否可行。牛某大手一挥,说“没事,没事,我已经办过多次了”。邓某半信半疑,将户口本给了蔡某,让其给王一晨报名参加上海中考。 王一晨的父母一看户口本,就明白了这是一张假的户口本。20万元换来了一个薄薄的户口本,夫妻顾不上太多,将户口本交给孩子,并嘱咐王一晨要保守秘密,不要乱讲。 结果发生了本文开始的一幕。 检察官:家长切勿一门心思找政策漏洞 据嫌疑人供述,蔡某先后介绍多名客户给邓某,邓某再联系牛某办理证件。几次“成功”合作,使得陆某、邓某和蔡某、牛某之间的信任感倍增,一个由招揽、联络、具体操作组成的伪造证件黑色链条形成。 案发后,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对涉案的 《居民户口簿》 进行比对,发现这些户口本系伪造。经审查,犯罪嫌疑人蔡某,邓某和周某、牛某均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据该案犯罪嫌疑人供述,近年来,类似王一晨的家长有很多,他们一门心思寻找政策的漏洞,达到让孩子读书的目的。某些教育机构为图私利,暗中联络、串通,与不法分子勾结。 承办检察官提醒,公民应在法律政策的框架内从事活动,一定要按照国家、政府的有关规定,切不可钻制度的漏洞铤而走险,到头来得不偿失,甚至触犯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