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魏玉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制度的探索与形成丨辉煌40年 魏玉山丨文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 “变化发生在方方面面:最直观的变化是出版物形态、数量等外在的方面,图书、报纸、期刊等品种越来越多,以至于眼花缭乱。出版物的印刷、装帧越来越漂亮,以至于一些书虽然内容一般却也舍不得扔;隐身在出版物形态变化背后的是出版物内容的极大丰富与发展。古今中外、人文社科、科学技术等精神成果,都汇聚在中国的出版物中,为当代中国人提供了有史以来最为丰盛的精神盛宴;而支撑着出版物形态与出版物内容变化的,是不断探索的中国特色出版制度。”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明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都需要我们回顾与总结所走过的不平凡的道路。国家如此,出版业也如此。 把40年放在70年的大背景下回看,我们可以看到巨大的变化;把70年放在近百年来的大背景下回看,我们看到的是更大的变化。 变化发生在方方面面:最直观的变化是出版物形态、数量等外在的方面,图书、报纸、期刊等品种越来越多,以至于眼花缭乱。出版物的印刷、装帧越来越漂亮,以至于一些书虽然内容一般却也舍不得扔。 隐身在出版物形态变化背后的是出版物内容的极大丰富与发展。古今中外、人文社科、科学技术等精神成果,都汇聚在中国的出版物中,为当代中国人提供了有史以来最为丰盛的精神盛宴;而支撑着出版物形态与出版物内容变化的,是不断探索的中国特色出版制度。 新中国出版制度是与新中国同步建立的,是新中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1949年,在“砸烂”旧社会、旧制度的同时,逐渐建立新社会、新制度,出版制度的探索也由此而始。至1956年,新的出版制度基本建立起来。 新的出版制度,消除了过去“无组织、无计划”的现象,体现出更强的组织性、计划性,出版业得到很快的恢复与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十年动乱”,打乱了出版业正常的发展步伐,破坏了正常的出版制度,使出版业受到巨大的损失。文化创作凋敝,人民无书可看,文化生活极为单调。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深入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改革开放由此拉开序幕。经过40年的不断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也趋向成熟,中国特色的出版制度也日趋稳定。 中国特色出版制度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党对出版工作的领导,逐步形成了党的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统一、行业自律与企业自主运营相结合的出版管理模式,建立了出版单位主管主办制度与属地管理的基本原则,以及从中央到省市区县的四级出版管理体系。 二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出版经济制度,形成了在出版环节国有资本居于主导地位、在编印发供等各个环节非公资本有序进入、在印刷发行及数字出版领域非公资本发挥非常重要作用的出版格局。 三是建立了编印发供、产学研贸等门类齐全的出版产业体系。通过对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把按事业单位管理的出版社转为企业,然后再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并组建出版、印刷、发行、报刊等集团,打造了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市场主体,出版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对经济社会的贡献越来越大。 四是建立了覆盖60万个行政村的农家书屋体系,解决了农村居民读书难的问题,这项前无古人的工程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农村阅读基础设施。 五是形成了外宣与外贸相结合的出版对外传播体系,发挥政府与市场两个积极性,在资本“走出去”、出版物“走出去”、版权“走出去”、人员“走出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 观众观看中国雕版印刷技术展示。 魏玉山/摄 六是建立了中国特色的出版法规体系,形成了包括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在内的出版法律制度,为依法管理奠定基础。 七是形成了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出版价值导向考核评价体系,对出版社、出版集团、报刊出版单位、互联网出版企业及图书发行企业等实行社会效益考核,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出版价值观。 八是建立出版物质量管理体系,对图书、报纸、期刊等出版物的质量,从内容、编校、设计、印刷等方面进行管理,引导高质量发展。 九是建立编辑出版人才评价体系,实行了编辑出版职称制度,开展编辑出版执业资格考试与注册制度,实行了执业资格准入和岗位培训等,出现了人才兴业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