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解局】为什么中央选择了海南? 重磅好消息,终于在晚间传来。 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今天则是海南建省办特区30周年。10周年的时候,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代表中央出席庆祝大会并讲话;20周年的时候,则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这次中央给海南的“大礼包”可谓划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宣布,意义非凡。 开放 关于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相信大家已经不陌生。 十九大报告中早有提及。去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所谓自由贸易试验区(Pilot Free Trade Zone),一般是指一国或地区“境内关外”的单独隔离区域,区内可进行仓储、贸易、加工等业务,在关税和配额等方面有优惠规定,货物储存期限一般不受限制。早在2013年,我国就建立了首个自贸试验区,即上海自贸试验区。此后,又陆陆续续发展到11个,包括天津、广东、福建自贸试验区等。 对于自贸港,汪洋去年在《人民日报》的署名文章《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也做过专业解释: (自由港)是设在一国(地区)境内关外、货物资金人员进出自由、绝大多数商品免征关税的特定区域,是目前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香港、新加坡、鹿特丹、迪拜都是比较典型的自由港。 此前,侠客岛也做过解读。 事实上,在民间,自由贸易港一般也被认为是自贸试验区的“升级版”。这一点,从官方屡次的表述中也可窥见一二。比如,此次提到自贸试验区,用的词是“支持建设”,涉及到自贸港,用的词则是“探索、稳步推进”。 不过,对于当下的海南来说,纠结于两个概念的区别,其实没有太多意义。毕竟,各项开放的举措,已经足够震撼。 比如,在现代服务业方面,提出支持海南设立国际能源、航运、大宗商品、产权、股权、碳排放权等交易场所;科研和创新方面,提出要设立海南国际离岸创新创业示范区;旅游方面,提出要实施更加开放便利的离岛免税购物政策…… 背景 海南此次的政策,毋庸置疑,是在中央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大背景下推出的。 通稿里说得很清楚,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国际国内发展大局,深入研究、统筹考虑、科学谋划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彰显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决心的重大举措。 的确。一段时期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可谓坚决。今年的博鳌论坛,习总宣布的一系列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更是远超国际社会预期。 不过,可能很多人要问,如此大的举措,为什么要给海南? 你一定还记得博鳌论坛开幕式上,习总的讲话:“海南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 的确,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一直争当中国改革的“试验田”和“排头兵”。30年的发展成绩,相当瞩目。 数字中大有乾坤。 30年来,海南全省GDP增长21.8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30.3倍和24.7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31%提高到55.7%;2017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9.5%,占经济总量的53.7%。而这些数字,相较于同期台湾省,及周边的东南亚国家,都有很大程度的上升。 不仅如此,一系列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开放性政策同样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焕发活力。 2000年海南省率先实行落地签证政策,2003年在全国率先开放第三、四、五种航空运输业务权,2017年进一步拓展国际航线至56条。 2017年,海南海口美兰机场和三亚凤凰机场的货邮吞吐量,已经分别达到15万吨和近9万吨。2017年,海南接待游客6745.01万人次,是户籍人口的近7倍;入境游客111.94万人次,提前3年完成接待百万人次的目标。 颇具标志性意义的,还有2011年4月20日开始试点执行的离岛免税政策,使海南成为全球第4个实施“离岛免税”的岛屿。受惠于这一有益探索,2014年9月,位于三亚的全球最大单体免税店正式开幕,目前每天要接待超过1.5万名游客,接待量相当于一个“超级景区”。 区位 当然,除了上述所说,如果我们站在更广阔的空间维度来看,海南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更是赋予了它以不可替代性。 中国有两大宝岛,一个是台湾,另一个就是海南。由于地理、气候等条件极为相似,被国人称之为姐妹岛。两岛地形地貌特征相同,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相近,物种相似,同属于岛屿性经济,构成了相互比较的基本前提。从地理上看,海南和台湾同属于经马六甲海峡到日本的航线之上,是这条国际航线的中转和枢纽之一,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除此之外,海南也是国内离东南亚最近的沿海省份。近些年来,亚太经济体早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对亚太其他国家的出口高达占其全球出口的48%,进口占全球进口的42.9%。作为从地理上与亚太国家联系最方便的省份,海南的开放,同样是时代的需要。 不仅如此,作为中国最南端的省份,海南还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支点。早在古代,海口就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从东南沿海到东南亚的商贸枢纽,如今依托于“生态环境、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几大优势,它也早已经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
方向 当然,在兴奋之余,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作为中国“最年轻”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一定还有很长远的路要走。 海南建省以来,虽然发展迅速,与东部发达省份的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甚至还出现了扩大。2017年海南省人均GDP接近5万元,只相当于广东省的60%,与30年前的比值相差无几。1988年海南省人均GDP相当于福建省的90%和浙江省的66%,但到了2017年这一比值却分别降至58%和53%。 海南发展不如预期的主要原因是制造业不具备比较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核心推动力是制造业。特别是加入WTO以来,制造业飞速膨胀使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但海南不具备人口密集型的制造业优势。在新时期的改革开放背景下,海南必须要有新的政策驱动,自贸试验区乃至自贸港的落地,无疑是新的发展思路的体现。 除了在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还要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那么,海南有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呢? 可以联系此前汪洋在署名文章中所提到的:香港、新加坡、鹿特丹、迪拜都是比较典型的自由港。 在张燕生看来,香港的经验值得借鉴。 首先,香港的经济自由度高是世界公认的,它已经连续24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而整个香港特别行政区,就是一个自由贸易港,除了四个税号(酒类、烟草与香烟、碳氢油类、甲醇)以外,所有货物的进出都可以享受零关税。其次,在香港设立任何形式的公司所需要的注册成本很低,外商投资者可以持股100%,更重要的是所有的资金都可以进出。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博鳌论坛中,习总明确提出,要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增强透明度,强化产权保护,坚持依法办事,鼓励竞争、反对垄断等。 而目前,根据世界银行对各经济体营商环境的调查,香港排世界第6,中国内地(上海、北京)却只排第78。差距还相当明显。 这一些,无疑都在呼唤一个更加开放、自由的经济体。而置身于中国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海南,无疑应该是这一浪潮的“试验田”和“排头兵”。 文/雪山小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