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解局】连战来看阅兵,台当局为什么不高兴 原创 黑白自在 国民党前主席连战8月30日飞抵北京,准备出席9月3日的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 在岛叔看来,这件事颇有意义,当年国共联手抗日,今天大陆邀连战共襄盛举,合情合理。但是,岛内传来不少杂音,绿营不必提,连马英九都说,连战“不宜参加”。 ■岛内各种杂音 国台办上周四宣布,连战、国民党抗战老兵及其遗属代表,台湾省抗战志士,以及台湾社会各界人士将应邀出席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然后,岛内就喧哗起来了。 绿营骂连战“敌我不分”,“替解放军背书”。对这部分声音,我们不用惊讶。因为这些人认定大陆是敌人,阅兵是向台湾“示威”,所以不骂才不正常。还有些人心情更复杂点,比如骂得比较凶的李登辉,前阵子刚刚重申“日本是祖国”,对纪念打败他“祖国”的活动,他当然只能不爽。 ■台当局的态度 值得重视的是台当局的表态。“我们不赞成任何人去”,这是陆委会主委夏立言的原话。他说,大陆阅兵,台当局现职人员以及赴陆管制的人不准参加;至于民间人士若“执意要去,要注意到尊重与对等”。 隔天,马英九接受采访时说,过去一星期陆委会和“总统府”发言人都很清楚表明,“不宜参加”,这就是台当局的立场。 为什么连战出席阅兵会有“尊重与对等”的问题呢?是害怕观礼位置安排太偏吗?国民党“立委”林郁方说出了马英九的潜台词:“两岸至今还在争夺历史话语权,我方曾位居高位的人士如果前往,难免变成对方宣传的工具。” 以口才著称的马英九副手吴敦义比较会正面表述,他不说连战“不宜去”,而是说盼望连战去北京时,“把中华民国政府主导八年抗战、带领全体国人打赢胜仗的史实坚定讲出来”。 毋庸讳言,两岸对抗战历史的陈述和诠释存在差异。曾经有兄弟两人,一起打跑了入室抢劫的恶强盗,后来为争财产反目,然后各自写回忆录。可以想象,他们写下的打强盗过程,不可能完全一致。双方各有各的立场、视角、感受和目的。归结为“历史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未免庸俗,至少,要做到“无我相,无人相”确乎很难。 ■两岸理应共同庆祝 但问题并非不能解决,只要两岸愿意坐下来商量。习近平总书记日前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提到,“要推动海峡两岸史学界共享史料、共写史书,共同捍卫民族尊严和荣誉”,非常清楚地表明了态度。 实际上,自连战2004年破冰之旅,国共重启交流以来,大陆官方在表达抗战史观时,就已逐步向中间靠拢。2005年9月3日,前总书记胡锦涛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发表讲话,正面承认蒋介石及国民党在抗战贡献,“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月初转载学者胡德坤的文章,“中国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迅速形成了国民党政府指挥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两个战场互相呼应,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文章详列国民党抗战的重大战役,充分肯定其作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前夕,在中共中央党报登出这一文章,意涵不言而喻。 而本次“9·3阅兵”专门安排了部分国民党老兵受阅,也彰显了大陆对国民党抗战功绩的认可与褒奖。按照台当局的逻辑,如果大陆庆祝抗战胜利不邀请台湾方面,岂不是更不符“尊重和对等”? 抗日战争是全民、全中国、全中华民族的抗战,两岸理应共同庆祝。这是连战出席阅兵的意义所在。岛内纠结的抗战诠释权,不是连战此行的目的,更不是大陆邀请连战的目的。绿营的攻击出于敌意,国民党当局的担心也纯属多余。可以想见,连战在北京必然要替台当局和国民党讲讲话,对于当年“国军抗战的贡献也不可能不讲”,而大陆领导人在会见连战时,也会对相关历史做出合理并合乎待客之道的表述。 只有秉持正视问题、坦率交流的态度,才能让两岸在扩大共识、缩小分歧的路上走得更远。可惜台当局表现出的,更多的仍是岛民心态和偏安格局。台湾抗日英雄后代李友邦次子李力群对此直言,岛内“就是有很多小鼻子小眼睛的人,大陆纪念的是抗战,不是内战,为何不能去?“台湾格局要放大,不能总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两岸交流8年来政冷经热,一直无法趟入深水区,跟这种划地自限的心态不无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