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结构性改革人人都在说 但你未必懂得它的全部含义 “结构性改革取得了初步阶段的成果,由于去年总体的经济增长很好,说明中国经济的韧性还是很强的。”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首席经济学家万喆1月18日,在中新社国是论坛——2017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表达了上述观点。 万喆表示,2010年以来首次经济增速上升,总体来说是比较可喜的,它是因为结构性改革取得了初步阶段的成果。目前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消费升级在一个良好的进程当中。 万喆(韩海丹/摄) 以下为万喆演讲实录: 2017年经济数据较好的三大因素及预期 第一,2017年整体的状况比较好,和2016年政策仍然有关,此前货币和财政政策对它有较强的关联性,政策的滞后效应影响到了2017年,从微观上看,一些PPP项目早已在筹措或签订中,但项目的实施执行是从2017年初开始的。宏观上来说,在2017年对整体经济形势的预期是前高后低,也显现了2016年的刺激政策的后续效应渐渐地消弭。 第二,2017年在市场上最受关注和震动的,就是监管加强。包括2017年初房价史上最严限购政策,这个政策也有滞后效应,房价在过去多次调控当中,使得它的博弈或者心里预期的时间被延后,2017年这个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显现,而2018年可能会显现得更加清晰。 第三,如果从整个国际环境看,2017年整体国际环境比较宽松,从美国到欧洲也进入整体复苏阶段,这对于我们的出口,也是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到了2018年仍然保持较好态势,但同时,全球经济、政治、地缘冲突存在着不确定性,所以对经济的影响到底会怎样,也未可知。 重点在结构,消费是亮点 2017年重点是在结构,而消费将会作为今年或者未来结构调整的亮点,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服务业保持了较快发展,另外消费价格在提升,不断地促进消费升级,目前消费升级处在良好的进程当中。“亮点”有三个原因。 中新社发宋卫星摄 第一,中国名义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到了消费升级的拐点。从历史数据看,人均GDP和消费占比呈现U型,过去有一段时间我们处于U型底部,但近些年增速有向上的趋势,从历史经验来看,中国消费升级的拐点即将来到,可以支撑未来消费升级的整体态势。 第二,中国目前进行结构性改革需要消费升级,十九大谈到要追求高质量发展,旧动能减弱,短期经济势必承压。投资的结构性无非从两个方面进行优化调整。一方面,投资结构内部,需要促进民间投资。另一方面,从投资外部结构来看,需要促进消费。无论是过去的房地产、基建领域,还是现在的GDP “挤水分”,或者是对于地方债的重新梳理,实际上都使它们要摆脱来自政府的行政刺激,重回本质。 所以整体清理管控,投资要承压,供给侧要去产能,增长动力减弱,一定会从消费端增强经济的拉动作用,目前来看,可能还会受到一定的阻力,但是这是一个长期趋势。 第三,目前政策非常支持消费升级,从十九大高速度转为高质量可以看到,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除了发展经济制造业以外,对于消费升级的政策支撑是非常显著的。 消费要成为亮点还存在几个难点 第一,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2016年初,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增长首次低于人均收入增速,实际就是收入差距扩大。消费升级带来的,往往是同期的收入分配差距加大。这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怎么解决其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值得注意。 第二,政策推动必须要有序、有节。消费升级不能矫枉过正,支持力度也不能过度。比如,现金贷、小额贷、校园贷其实是在推动消费升级的政策下繁荣起来的。 第三,服务质量仍有待提升。经济发展要向高质量转变,消费升级是重要的一点,促进消费升级,就要提高服务质量。 微观上的几个重点领域 第一,医疗服务领域。由于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中青年的健康保健要求变得更高,老龄社会需要更多的医疗服务。第二,如何提供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大众喜闻乐见的服务,是未来消费升级的关键点。第三,金融保险,包括理财服务也会成为将来的重点,总体而言,2018年可能会是一个建章立制更加有细则的过程。 结构性调整是一个稳中求进的过程,由于政策边际收紧,而结构调整又在变换过程当中,提出L型是一种战略模糊的做法,GDP数字只要相对稳定,增长或下降小数点后几位百分之零点一零点二都不是重点,明年的形势预测,我认为是,改革稳中求进,监管加强进入建章立制常态化阶段。增长速度稳中趋降,不会形成断崖式下跌,也不会出现这种单个风险点变成系统性风险的状况。 2018年最关注的词是“结构” 2018年最关注的词是“结构”,2018年最大的挑战是“度”,目前进行的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九大提出,主要矛盾改变了,要从高增速向高质量进发,主要矛盾的改变说明过去的主要矛盾是单一项的矛盾,而现在的矛盾是多层面的矛盾。就像去年下半年比较热门的话题,叫做“中年油腻男”,这就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既要保证生活的好,又要保证生活不油腻,这就是一个度的问题。 中新社发胡高雷摄 经济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当中,会成为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这就是所谓的挑战。包括消费问题,消费升级本身就有一个政策对它的支持和支持带来的过度。即使到了消费升级的拐点上,消费和投资的关系既有一定的挤入作用,又有一定的挤出作用,如何实现最适合目前的度。 脱实向虚、或者脱虚向实里面也蕴含着虚和实,如何定义它,以及虚和实应该是什么关系。尽管过去的经济已经脱实向虚,而现在加强监管,梳理市场都是在脱虚向实,但不能否认经济当中,虚和实是并存的,如何采取长效措施,把这个度把握好,是接下来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去一降一补” 哪个更重要? “三去一降一补”长期都会成为一个重业,结构性改变就是要把整个供需关系,扭曲的部分进行一个完全的梳理来进行改变,“三去一降一补”,补短板是长期都存在的,去库存去产能是对于过去供需关系当中,形成这种结构性扭曲的一个梳理。 关于去杠杆,第一,过去出现这种库存虚高,产能虚高,杠杆虚高的状况是一种不正常的状况,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把它正常化。 第二,正常化了以后我们要结构性改革,实际上就是把它建章立制常态化。第三,国家刚性兑付带来的低效率的杠杆,要去掉这种行政刺激,比如刚性兑付等等带来的低效率杠杆,去的方式是要用一种市场化的方式,它会掌握这样一个度,而且在这个度掌握当中给你一个空间,把市场化的过程来完成,所以三去一补一降里的补短板是长期存在的,重点还是在于市场化。 2018年房地产市场走势如何? 习总书记说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2017年房地产限购措施等政策的反复性,造成了市场预期的观望性非常强,2017年房地产市场价格对于政策的反馈不太明显,2018年的时候可能真正才会有反馈,如果经济只要不出现较大风险状况,市场监管可能不会放松,房地产价格长期趋于下行。 关于房地产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改革,包括限购,都是一个非常短期的暂时性政策,从中期来讲,金融上面,包括刚才讲的货币政策,贷款,对于有一些消费贷滥用的状况进行一个梳理或者清理,实际上也是对房地产用来炒的,可能它投资有泡沫,或者有投机行为,对于它一种监管。 中新社发周长国摄 从长期政策来看更为明显的是,比如包括租售同权,政府不再是房地产唯一的供地者。在土地流转和户籍政策上应该会有一些更深入的改革,房地产实际上主要是这几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地方财政与供给的相关性太大,所以供给不足造成房价虚高。另外在需求上造成房价虚高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地区或区域间经济发展非常不均衡。 第三就是货币政策,大家一看投资收益率就考虑到房地产,没有考虑到货币本身,处于保值增值的心态来买。现在货币政策已经在进行改革了,在需求和供给上,也都在进行着改革,供地、公共资源,包括户籍将来的改革上,都在进行改革。房地产矛盾不是一天造成的,长期机制的形成需要时间。 来自:国是直通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