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陕西36人死亡事故的5大疑问 安全带应改名叫保命带 这起比地震伤亡还严重的车祸事故原因会是什么? 公安部8月11日消息,8月10日23时许,陕西省境内京昆高速公路安康段秦岭1号隧道发生一起大客车碰撞隧道口事故,造成车内36人死亡,13人受伤。目前伤者已送往当地医院救治,事故调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事故发生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高度重视,立即做出指示,要求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尽最大努力抢救伤员,并派出由公安部党委副书记、副部长黄明带队的工作组立即赶赴现场指导事故调查处置工作。 那这起比地震伤亡还严重的车祸事故原因会是什么? 1.疲劳驾驶 驾驶员疲劳驾驶,这是本起事故目前最大的嫌疑。 根据GPS记录,该车出事时间是23点24分,半夜行车,并且是行车至整个行程的一半。 这辆大巴从成都出发是下午2点,出事时大概9个半小时,驾驶员有很大可能是处于疲劳驾驶状态。 此外,长途大巴一般要求双司机甚至三司机,该车是否配备或按要求换班,还需相关部门调查。 而疲劳驾驶则非常有可能出现这种,没刹车、没减速、没避让的一头撞墙的事故,司机当时可能已经睡着了。 从现场图看,这辆车几乎没有什么刹车痕迹,也没有转向闪避的迹象。 2.夜驾路况不熟 据媒体报道,陕西境内发生事故的豫C88858客车,隶属于洛阳交运集团六分公司,原为太原至洛阳班车,因原成都至洛阳大巴车故障,改从成都开至洛阳一线,由成都返回洛阳时发生事故。 图片:新京报 也就是说出事车辆的司机,对秦岭这一线路线并不熟悉,甚至可能是最近第一次开这路线。 而在陌生路段长时间夜晚行车,加上秦岭一段的路况较为复杂,很容易疲劳驾驶。 3.不系安全带 在这起100%正面碰撞中,这辆大巴整体结构很完整,只有车头撞墙部分有压缩,并且没有侧翻、没有翻滚、没有二次事故。 考虑到该路段限速80km/h,这辆车碰撞发生时的速度应该也在这速度上下。 很多当时赶到救援人员都觉得不会有太严重的伤亡,可结果却如此惨重。 对,是安全带! 安全带这事Man哥说了快有几千遍了吧?即便在这起事故里的幸存者,受伤都很严重。 其中一位47岁的伤者有十根肋骨骨折,并穿入肺部,左下肢粉碎性骨折,右下肢骨折,胸椎也有骨折。 陕西省森工医院收治的6人中4人病情危重,其中2人重度颅脑损伤,1人伤者创伤性休克,3人失血性休克多发伤。目前,有2名伤者正在手术,伤者生命体征基本平稳。 看下伤者受伤的情况,和下面这张动图不系安全带造成的结果几乎一模一样: 头、胸、腿都是重伤的地方。 这起事故中客车碰撞的情形与下图也非常类似,这都是不系安全带的结果: 据目击者描述,大巴车前部几排座椅堆在一起,也都是没系安全带的人一个个撞上去的。 最后能够幸存下来的人,要么就是坐在车辆的后面,要么就是系了安全带。 4.车辆质量问题 很多人似乎没想过是车本身也可能出问题,这个问题不在于刹车或者车体强度,而是车辆座椅。 号牌为豫C88858号客车(红色宇通客车,2011年12月19日出厂,检验有效期至2018年1月31日,机动车所有人为洛阳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核载51人,实载49人)。 根据现场目击者描述,事故后车内前三排座椅都挤在了一起,现场图片也显示出座椅已经完全脱离原本位置。 同时,还有媒体报道,出事的这辆宇通客车是洛阳交运的“卧铺高一”。 这是种什么车呢? 就是可以平时以座椅的形式乘坐,也可以放下躺倒当卧铺的一种座椅形式。 而根据现场目击者的描述和现场图片来看,事故发生时大量座椅与车体发生了分离。 也就是说在这起事故中,很多人就算系上安全带也可能没有作用,因为座椅也飞了。 所以伤亡如此惨重,也不排除车辆座椅本身质量问题,座椅固定强度不够,在碰撞中无法固定和有效保护乘客。 这种事情并非不可能,以前还有中国本土产安全带,在时速64Km/h时速碰撞测试中失效的情况。 5.隧道设计问题? 这是很多人对此次事故疑惑最大的地方,更有很多人指责隧道设计者该被判刑之类。 可是从现场图片看,这辆事故车在发生碰撞时,是位于整条道路的最右侧,也就是应急车道里。 旁边是白实线,也就是说,出事故时,这车已经开在应急车道里。 此外根据媒体现场走访图片: 说实话,如果司机是清醒状态,瞄着隧道口开,是不太可能撞墙的。 而且如果真是设计缺陷,那这个已经建成10年秦岭隧道口缺陷应引发事故无数,毕竟道路设计缺陷引发的安全事故,往往是很多人都无法避免的,会出现事故高发的情况。 然而Man哥找遍了互联网,找了近几年关于秦岭一号隧道的各种事故,都没有发现这个隧道入口出现类似重大事故。 所以,隧道入口设计可能对事故司机的判断有影响,但不是主因。 写到这,强烈建议有关部门,将安全带正式改名,改名叫做“保命带”,虽然这样还是可能唤不醒装睡的人,但比安全带警示效果要强得多。 最后希望各位小伙伴远离疲劳驾驶 远离开夜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