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离世的百岁“游击大王”,还是军博第一任馆长 8月13日中午,一位102岁的老人离开人世。 这位籍贯在四川泸州合江的老人曾经参加过长征,曾在抗大授课,被誉为“游击大王”,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后来,这位亲历数十年历史的开国少将成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首任馆长,参与到历史的展示之中。 他的堂弟贾大戎告诉媒体记者:“二哥生前曾交代,他走后要简单办理后事,不要给党和国家添麻烦。我们家侄女作为合江老家的亲戚代表,到北京为二哥送行。” 这位老人,就是贾若瑜。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注意到,去年,他把50套《贾若瑜征程纪实》寄回家乡。他的一生,作为军人,确为征程,百年回顾,也似流水。 1958年,他回到家乡,写了一首词,其中有这样几句:“欢宴饮壶浆,倍觉亲朋情谊长,愿我一生清似水,休忘!淡饭粗茶布衣裳”。 人生似水,历史也恰似一条长河,有时激起波澜,有时回旋反复,有时平静如初。 草地茫茫 1936年7月,贾若瑜在长征途中见到了一望无际的草地。虽然天苍苍、野茫茫,但遍地无牛羊。“在这广袤无垠、杳无人烟的大草原上, 我们每天行军赶路少则五六十里, 多则七八十里, 甚至于百余里地。”据贾若瑜回忆,宿营时三人一组,身体好的负责挖坑,身体中等的负责找柴草,身体差的看管枪支行装。睡觉的时候,三人一起在小坑里过夜。有时到了第二天醒来,体弱者因为饥饿和夜寒,而长眠于坑里。 十天之后,红六军团走出了旱草地,饿死数百人,贾若瑜任军事总教的教导团也饿死了十多人。团首长将乘马抽出来,贾若瑜也将自己的乘骡抽出来,用它们的肉来缓解饥饿。 阿坝西部是千里旱草地,东北地区是千里水草地。而且,阿坝周边都是海拔三千米以上的高原地区,虽是炎夏,却寒气袭人,而且气候变化无常。红军过草地前,就没凑到多少粮食,一路又荒无人烟,且每人负重在30公斤上下,在饥饿状态下“举步维艰”。离开旱草地,到了水草地,野草之下是腐草淤泥。如果走到表层薄的地方,就会沉入泥潭,而且水草地的水有毒,误饮便有身亡的可能。贾若瑜所在的团,是分多路通过水草地,先遣部队负责探路做标记,后续部队按照路线行走。 8月9日,走出水草地的贾若瑜作了一首诗:“茫茫大草地,千里无人烟。廿日军粮断,饥寒苦逼煎。搀扶难举步,革命志弥坚。北上披星月,红旗映九天。” “游击大王” 1938年12月,中央军委决定组建抗大第一分校、第二分校。1939年年初,贾若瑜随抗大第一分校来到山西。为了能够按照战争的需要来丰富改革教学,他到八路军总部调研,向富有实战经验者请教。 听贾若瑜讲游击课的,不仅有八路军,也有国民党第一战区的军官队。贾若瑜做了两个沙盘,一个是袭击阳明堡日军飞机场的战例,一个是神头岭伏击战。在一个多月中,国民党军官对这些课感到很新鲜,给他取了“游击大王”的雅号。训练结束后,他们报告了司令长官卫立煌,卫立煌又向朱德表示,抗大有个“游击大王”讲游击战讲得很好。 一次会上,朱德向抗大校长何长工询问,“听说你们有个教官讲课讲得很好,大家都称呼他为‘游击大王’,今天来了吗?”何长工将贾若瑜推到朱德面前,笑着说:“就是他,名叫贾若瑜。”贾若瑜向朱德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朱德高兴地说:“好嘛,我们就应该多培养一些‘游击大王’式的教员!”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注意到,2006年的时候,贾若瑜撰文回忆当年,当时的贾若瑜才二十多岁,还兼着中央党校和陕北公学的军事课。为了把这些不同的课备好,他常常要工作到深夜,才能入睡,有时甚至夜不能寐。数十年后,他看着当时教员的合影照片,仿佛看到照片上的人走了出来,大家共话当年。 首任馆长 1955年,贾若瑜被授予少将军衔,两年后的1957年,他以满分的成绩从军事学院毕业。后来留校任教,1959年的时候,他参与到军事博物馆的筹备当中来,后来出任第一任馆长。 身为军博馆长,也会卷入到政治之中。庐山会议后,上级要求军博把彭德怀有关的陈列品撤掉,贾若瑜接到通知后,感到很为难,一方面,上级命令应该执行,另一方面,如果按照通知办的话,有许多历史就会无法解释,战史就会出现空白。 于是,贾若瑜向时任军委秘书长罗瑞卿当面陈述了自己的看法,贾若瑜认为关于彭德怀的陈列应予以保留。后来,经过肖华批准,彭德怀的陈列得以保留。但这一问题到了“文革”期间,也成为了贾若瑜“偷梁换柱”的罪状。 而到了1966年,随着林彪地位的上升,有人指责军博陈列中,林彪的部分不够突出。后来,有工作组到军博进行检查,在军博召开会议,提到这一问题。贾若瑜直接予以反驳,并解释原因,最后不欢而散。但贾若瑜回到会议厅后,对军博的参会者说道:“军事博物馆从陈列大纲到陈列细目都是经中央军委和周恩来同志审定和批准的, 后来又先后经中央军委、中央书记处、中央政治局集体审查批准的,不能由哪一个人说三道四就要作修改。我们是历史馆,今后就是撤销一张照片也要告诉我。” 那些人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发现,在贾若瑜的晚年,他用笔回忆了很多人。 比如叶剑英曾经在贾若瑜到军事科学院任职时,告诉他:编写军战史,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充分的原始资料,即必须掌握我军各个历史时期的原始资料。在编写的进程中难免会遇到有争议的历史问题,对这些问题务必持慎重的态度,要在掌握充分事实材料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提出意见报院党委审定,不要轻易作结论。后来,在军博筹建期间,叶剑英把历史照片全部拿出来,任凭贾若瑜挑选,只要军博需要,就慷慨捐出。 再比如朱德。在抗大的时候,一批爱打篮球的学员想要成立校篮球队,邀请朱德担任队长,朱德表示,“篮球是军队中比较容易普及的一种体育运动,应该组织推广,我支持抗大建立一支校队。另外,我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但我不担任队长。”经过再三请求,朱德答应了,并为篮球队的建设想了很多办法。而在军博有了花房之后,朱德把自己养的几百盆名贵兰花送给了军博。并每隔一两周带着秘书一起到军博花房传授栽培的方法。 再比如彭德怀曾经到抗大视察,贾若瑜让厨房给彭德怀加一个红烧肉。但彭德怀到了饭厅之后,却说要先下去看看,一会儿再吃。他到附近连队看就餐情况,看到有四菜一汤,便把司务长、炊事班长找来,问平时饭菜是不是这样,当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彭德怀还是不放心,问:“不是听说我来了才改善的吧。”司务长忙把每周的菜谱拿出来给他看,彭德怀满意地点点头,出门后,对贾若瑜说:“我们当干部的,一定要关心部下的生活。” 再比如,贾若瑜原本叫“若愚”,是罗瑞卿在上世纪30年代建议他改成“若瑜”,“瑜”是一种美玉。 |